DeFF在 2024 年7月,正式推出Airput專利真空吸附式車用無線充電手機架,利用獨特的高效氣泵真空抽取技術,通過NCC與BSMI 雙重認證,搭配高達

Qi 15W 無線快充功能,在手機架市場中打開不同於以往的全新風貌。運用在汽車上,它驚人的吸附能力,將手機牢牢固

定於支汽架上,提供高品質的使用回饋。筆者也在日本甫上市時也立馬入手一台,使用一陣子至今,非常滿意它所帶來

的穩定性與行車安全的提升。

 

 

不過這時筆者有了一個想法:如果將Airput使用在環境風險更高的摩托車上,會得到怎麼樣的使用體驗呢?究竟官方宣

稱的超強吸力,是否能夠承受摩托車行駛於道路上的各種外在影響因子呢?於是,我決定來做個測試:將Airput安裝於

摩托車上,實際體驗Airput固定在龍頭上使用到底是怎麼樣的感覺!這次使用兩台摩托車來進行實測:用於日常通勤的

Burgman 400以及用於假日長途的H2 SX SE,感謝車主友人強力支持,讓Airput也能在地表最強跑旅上一展風采~

 

 

首先簡單介紹這款神奇的手機支架:

Airput外殼採用鋁合金打造,搭配高質感磨砂觸感,一掃普通手機架的廉價塑膠感。

 

 

中央的半透明感應按鈕,會在手機靠上時被輕輕按壓以啟動手機支架,在其之下的,便是Airput的核心所在:高效馬達真

空氣泵。手機架內建電池的殘留電量,也會透過半透明按鈕閃爍藍光顯示。

 

 

Airput內藏的高效馬達真空氣泵,會將手機背蓋、手機殼與矽膠吸盤間的空氣抽至真空,並由氣壓感應器全時監測,在偵

測到吸力減弱時啟動氣泵排出空氣,利用馬德堡半球原理,將手機緊密吸附在支架圓盤上;Airput同時內鍵備用電池,提

供車輛斷電時短暫維持吸力,避免在停車熄火瞬間手機摔落造成損傷。​

 

 

側邊釋放按鈕,一鍵取下手機。私心認為這樣的設計真的不錯,大大增加行進間取下手機使用的難度,提高行車專注力。

 

 

USB-C電源連接埠,在指定環境下為無線充電提供高達15W電源供應,同時也可為內鍵電池電池進行充電,在下車熄火斷

電後維持手機架一定吸附能力。

 

 

Airput所使用的球頭型號是普遍使用於車用支架的17mm規格,取得相當容易,若搭配摩托車用球頭夾等配件,建議使用

兩邊皆17mm以上的球頭轉接以牢固安裝。我在H2 SX SE上安裝時使用較粗壯的螃蟹夾搭配球頭夾固定;在Burgman 400

上則使用後照鏡球頭座固定,對應多數通勤速克達龍頭配置,這也是最經常使用的支架固定方式。

 

       

常見後照鏡球頭座固定法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螃蟹夾固定法

 

接下來就讓我們開始上路實測吧!

 

「真空吸附」作為Airput最大也是最獨樹一格的特色,它在摩托車上的吸附穩定度想必也是大家最為好奇的問題。我騎著

Burgman 400徜徉在路況稍有顛簸的台65快速公路,它的表現令我非常驚艷!不論在逆風、或者壓過彈跳較大的坑洞、

伸縮縫等狀況,手機皆牢固地吸附在支架上,在平面道路偶有行經路面毀損較嚴重的路段時,也不會有看似近乎脫落的跡

象。且騎車行進間由於風切噪音,幾乎聽不到氣泵作動的聲音,Airput彷彿靜靜地抓緊守護我的手機,實屬令人備感安心!

 

 

再來跨上Kawasaki當家先進科技結晶:H2 SX SE,H2的精緻車體作工,與高質感鋁合金外殼的Airput相襯,彷彿錦上添花

一般。受惠於擋風整流罩設計,安裝在龍頭把手上更不易受行駛逆風干擾,搭配更粗壯的球頭夾具使用,更少了一些對於手

機架甩動提升手機摔落風險的疑慮。此時手機電量也使用了大半,接上車用12V充電插座,PD3.0規格帶來高達15W的快速

無線充電,很快地為我的手機補充不少能量,在大約20分鐘的騎行路程增加多達10%的電池容量(導航手機無配備快充功

能,數據僅供參考,以實際使用充電速度為主)。

 

 

綜合以上測試結果,Airput在產品設計上雖為汽車使用導向,在摩托車應用上卻也有讓人意想不到、另眼相待的使用體驗,

無論是吸附、充電的穩定度,皆能發揮相當不錯的實力。既然在摩托車的高風險環境下能有如此亮眼表現,遑論在汽車上的

使用帶來的便利與行車安全,Airput絕對是不可錯過的絕佳手機架選項!若未來Deff官方有意為Airput打造二輪專用版,增

添在二輪手機架市場廣泛討論的防震功能、防脫落機制,以及密封防水的本體、充電線設計等,想必會在現有的市場中掀起

一股不可忽略的話題!